专家谈工业遗存保护利用 “不是包袱,而是宝贵遗产”

原标题:老工矿·新故事丨“不是谈工包袱,而是业遗用宝贵遗产”——专家谈工业遗存保护利用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熊争艳、屈婷)北京冬奥会已经谢幕,存保产但有一幅画面却长久定格在观众脑海中:一处废弃钢铁厂的护利冷却塔,成为滑雪大跳台运动员们腾挪跳跃的包袱背景板。
“这是而宝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也是贵遗我国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的典型范例。”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说,谈工不同于一些国外的业遗用滑雪跳台,背景大多是存保产高山、树林等自然景观,护利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所在的包袱首钢园,完整保留了高炉、而宝转炉、贵遗冷却塔、谈工焦炉、铁路等设施,反映了上世纪中国冶金工业的风貌。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曾是京津唐地区最大钢铁企业的首钢实施大搬迁,成为中国第一个由中心城市转移到沿海发展的钢铁企业。
“拆除还是保留,这是当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助理段若非参与改造首钢三高炉、精煤车间等多个项目。
段若非说,首钢园的工业设施大多为钢结构,容易发生锈蚀,存在安全隐患。但如果一刀切全拆了,园区就会变成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工业元素没了,首钢园整体风貌就失去了灵魂。尊重历史和文化,保护好、建设好首钢人的精神家园,这是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改造规划秉持的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一个产业升级、再创业和创新的过程,有些地方因资源趋于枯竭和产业换代而开始谋求经济社会的转型,工业遗产保护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的摸底调查,像北京首钢园这样的各类工业遗产,我国有近1000处。
“一些工业遗存不是包袱,而是宝贵遗产。关键是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关系。”张柏春举例说,一些面临产业转型的地区把工业遗产保护作为文化产业与新景观布局的生长点以及社会转型的切入点,进行积极探索。有些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景观设计、创意文化产业开发等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与把景德镇多家闲置瓷厂规划改造为陶溪川文创街区项目的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杰说,要让工业遗存活起来,必须要让它们融入现实,与人的生活、新经济结合起来。
“景德镇以瓷立市,我们发现这座城市有大量‘景漂’,如何利用这些老旧瓷厂创造一种环境吸引这个群体,提供平台支持他们,进而带动产业,激活千年瓷都,这是我们做规划时的逻辑。”张杰说。
“如果无视或低估遗产价值,我们可能弃毁许多值得保护的重要工业遗产。如果遴选做得过泛,则可能过度保护价值不高的工业遗存。”张柏春认为,工业遗产具有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建筑价值、社会价值等,工业遗产保护是交叉领域,各学科和行业看待工业遗产的角度和价值取向不同,应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做好遗产保护工作。
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尚处于开拓阶段。张柏春认为,目前有的地方存在重建筑遗产和企业产品,轻视机器设备、生产线和工艺等遗产的倾向,有的工业遗存开发后只留下厂房的外壳,车间里有历史价值的机械设备已不复存在,好比“有饺子皮、缺饺子馅”。这些都应当注意克服。
“工矿遗存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保持历史定力与耐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说,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工矿遗存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遗产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实现有机结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财联社11月22日讯编辑 童古)国企概念港股今日盘中出现异动,H股(02068.HK)一度大涨超4成。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对财联社表示,国企当前估值处于十年来极端低估水平,盈利能力已有显著提升,存2025-07-09
官微发文祝公司早日倒闭!前员工称遭不公平对待,熬夜却换来解雇
5月16日,象寻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象寻”)官方微信公众号“象寻”发布一篇《祝象寻早日倒闭!》的文章,疑为前员工借公司官微声讨领导。图源:截图自象寻官微)发文者自称是象寻原技术团队的负责人。他2025-07-09- 5月16日晚间公告,5月12日,公司子公司北京澜盾防务科技有限公司在开展试验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两名员工受伤,一名员工因伤势过重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另一名受伤员工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无生命危险。目2025-07-09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全力推进Arm上市,成为了孙正义面前最急切变现的方案之一。编辑丨林志佳来源:钛媒体集团持有的芯片技术公司Arm,终于在直接掌握中国合资企业财务控制权后,公布了Arm全球2021年创2025-07-09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当地时间21日上午,哈萨克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总统大选初步结果——现任总统托卡耶夫以81.31%的得票率获胜。中俄领导人当天分别向托卡耶夫表示了祝贺。当地时间2022年12025-07-09
纾困战“疫”,一季度通州银行机构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近2750笔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当前难关恢复发展,有关部门正在加大纾困力度。记者5月16日从市经信局获悉,在京中小微企业首贷贴息最高将可达40%。通州区金融办介绍,全区银行机构一季度面向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余额已达22025-07-09
最新评论